为劳动教育落地形成社会共识

时间:2019-12-12 来源: 作者:
磨豆腐、做酸奶、下田插秧……记者3日从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大会上了解到,北京市2019年约有3万名初二学生参与学农活动,覆盖同届学生近30%。据介绍,北京市正在制定北京版学生劳动教育指导性文件,更加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12月4日 新华网)

  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强化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呼声不断,一些高校也纷纷出台各项措施积极响应。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纷纷为学生增设劳动实践环节;在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为大学生的劳动时间设定“下限”,劳动实践课不及格要重修;北京市教委更是鼓励各区采用专题教学方式落实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以期更加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

  作为“五育”的一部分,劳与德、智、体、美并列,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毋庸赘述。然而在读书升学等现实压力之下,无论学校、家长还是教师都下意识地过分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而对教育的其他项有所轻忽,劳动教育更是被排斥到了极为边缘的位置。即便当下大多数中小学校按照规定开设了劳动课程,但常常是纸上谈兵,空讲理论,不进行劳动实践,甚至有的劳动课直接被其他文化课挤占。盘点如今年轻人身上动手能力差、缺乏同理心、“精致利己”主义泛滥等问题,其实都和劳动教育的缺失有关。

  在此背景之下,各大高校和地方教育部门积极开展探索,试图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努力提升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地位,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社会呼声的重要举措。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强调制度设计,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独立地位,达成社会共识,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落地。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源泉。我们推崇劳动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吃吃苦、淌淌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态度和习惯,进一步夯实“劳动光荣”的社会基础,也为孩子们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