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中离不开“坚守”

时间:2019-12-12 来源: 作者:
平均海拔5000多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全国海拔最高县——西藏那曲市双湖县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恶劣的自然环境令很多人望而却步,来自山东的杜安东和曹晓花夫妻却扎根于此,坚守三尺讲台十多年。(据中国文明网报道)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而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了教师,才能支撑起整个教育的完整链条;有了教师,才有人为孩子们去传道、授业、解惑。在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身上,凝聚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更承载着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厚重的教育精神。这种精神中,有探索、有理想,有敬业、有奉献,有爱心、有责任,还有难能可贵的执着与坚守。

  教师的坚守,能够让更多的孩子获得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在我国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很多孩子没有办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补齐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制度保障、资金投入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软环境因素,就是需要有更多的教师能够争做教育扶贫的先行者,甘于奉献、扎根贫困,用执着的坚守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的坚守,让更多孩子学习到了书本之外更宝贵的精神品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的“教书匠”,更是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懂得坚守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仰,一个老师的坚守有可能会影响成千上万个学生的道德操守和职业理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唱出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心声。

  教师的坚守,让教育更有温度、更有生命、更有色彩。教育是有生命的,是一个师与生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书本的更迭和知识的累积,更是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教师的坚守,使教育的过程更加鲜活、更加立体。因为有了教师的坚守,学生会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懂得感恩的深刻内涵,这就是教育带给我们的除书本知识以外的人生智慧和思想启迪。

  一个人的坚守,往往换来的是一群人、一代人的命运转折和幸福未来。教育是直接影响未来的一项重要事业,发展教育重在育人,真正的教育人才应当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精神的内涵,不背初心、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