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给农民工定“薪”丸
时间:2019-11-12
来源:
作者:
鲍南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高可获刑7年!”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四部门将重拳出击,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无疑给农民工群体吃了颗“定心丸”。
农民工工资拖欠是个老问题。虽然近些年农民工打“零工”“散工”情况大大减少,用工规范、权益保障等方面也显著改善,但欠薪现象依然存在,每逢年末的讨薪事件也都让人寒心、揪心,影响社会稳定。
“劳有所得”是社会底线。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以及背后的“复杂现实”,有关部门祭出多套重拳。在法律上,设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把恶意欠薪纳入刑法;在制度上,出台一系列规章,优化农民工工资支付流程;在考核上,把保障农民工工资纳入领导考评,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全社会形成了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高压态势。2015年至2019年7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1.4万起,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挽回经济损失。
当然也要看到,防止欠薪是一场长期博弈。在惩戒加码的同时,还需要多方位下功夫。法律更多时候只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欠薪预防机制也是当务之急。如广泛普法,提高农民工识别陷阱及用法律武器维权的能力;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提高欠薪违法成本;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机制,降低执法单位取证立案难度……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查漏补缺持续进行,多部门接续用心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扎牢“防范欠薪”的制度笼子,才能用长效机制保障公平正义。
国家层面针对欠薪发声向全社会传播了清晰的信号,各方稳扎稳打,农民工不再忧“薪”将成为常态。
上一篇:“树立优良家风”入法实现良法善治 “树立优良家风”入法实现良法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