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浇土 成风化人——“扫黄打非”进基层成效显著

时间:2019-11-05 来源: 作者:

  新华社南昌11月1日电 题:培根浇土 成风化人——“扫黄打非”进基层成效显著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林浩

  1日上午,阳光洒满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玉泉岛校区,校园一隅的报告厅内传出孩子们清脆的笑声,著名动物文学作家沈石溪正绘声绘色讲述他与动物的有趣故事。这是江西“护苗·绿书签”第1000场公益讲座活动。

  今年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推动各地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4.8万个。通过扎根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在广大基层地区发挥出维护主流价值、倡导健康文化生活、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良好作用。

  推动网格化管理“聚合力”

  “扫黄打非”工作的基础、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江西省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不断夯实“扫黄打非”的工作基础,取得了积极成效。

  针对近年来市场环境的变化,江西省“扫黄打非”部门把解群众之忧、净文化之源、护民族之苗作为重要任务,将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企业、景区纳入全省社会综合治理管理平台之中,形成“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21626个,实现了乡镇(村)、社区(街道)的全覆盖。

  同时,大力培养“扫黄打非”骨干队伍,印发《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手册》65000多册,指导基层开展“扫黄打非”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上饶市铅山县永铜社区率先在全省利用综治网格化APP平台推进“扫黄打非”进社区,按照“镇街联动治理、村社网格管理”运作机制,形成样板和示范,进一步健全了“扫黄打非”监管体系,确保对“黄、非”以“稳、准、狠”的打击。

  江西省“扫黄打非”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进网格化管理,夯实了工作基础,筑牢了阵地防线,把“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加强联防联控“见成效”

  江西省玉山县四股桥乡山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精心编排的“扫黄打非”快板说唱等文艺节目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百姓大舞台”上方高悬牌匾“如沐春风”,正是村民们的切身感受。

  而在过去,这里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成为滋生陋习劣习的温床。驻村干部兼“扫黄打非”宣传员程阳阳告诉记者,山塘村“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自2017年10月成立以来,将“扫黄打非”与秀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各职能部门形成常态化联动机制,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黄、非”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广场舞、文艺表演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随着秀美乡村建设和“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村庄美、村民富、民风好,山塘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文明村”。

  突出“见成效”这一根本,江西各地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站与精神文明创建、新农村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等工作有机融合,受到基层群众欢迎。

  如,萍乡、新余、南昌等地制作“扫黄打非”专题片,在农村集市播放,提高基层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婺源县赋春镇严田村将上万条“微家训”制作成古色古香的家训牌,挂在家家户户的门头,将“扫黄打非”宣传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铲除“黄、非”毒瘤滋生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文化环境。

  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防火墙”

  10月31日,抚州市金溪县对桥镇中心小学“护苗”阅览室揭牌,腾讯安全课高级讲师舒梦莹为老师和小朋友们带来一堂精彩的网络安全课。

  “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接触互联网机会增多,各种不良信息也充斥其间,在乡村地区网络安全教育薄弱、孩子网络安全知识相对缺乏。”抚州市委常委肖承贵说,开展“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就是对青少年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正面引导,有助于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据介绍,近年来,江西省“扫黄打非”部门对各类侵权盗版、非法出版活动及有害信息给予坚决、持续、有力打击,特别是加大了对校园周边的市场环境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防火墙”。同时,紧盯互联网主战场,集中整治学习类APP,清理“校讯通”“作业盒子”等传播有害信息APP29个;针对中小学生、家长及老师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授课,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减少他们遭遇网络侵害的发生。

  目前,已有来自全国33家出版社的70多位签约作家,在江西省100个县市区中小学校举办公益讲座1000场次,近200万中小学生接受“党史、国史、军史”爱国主义教育、“家风、家教、家训”传统教育、“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安全教育。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入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效巩固了基层宣传思想阵地,助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