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袁隆平还在工作:长寿的常态化与多元化需求

时间:2019-10-22 来源: 作者:

  张田勘

  近日,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记者提及有关退休的话题,他表示,“我估计我没有退休了,我身体还好。很多人退休了反而有失落感,我没有。一退休在家里没事做。我只要身体好,能工作就行。”他总结的健康长寿秘诀有三个:遗传、运动和开朗。

  在许多人看来即将成为“90后”(1930年9月7日出生)的袁隆平,现在还每天到办公室工作,精力充沛。其实,袁隆平的这种状态并非个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命的演化正成为当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常态之一,换句话说,是生命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从全国和全球人口年龄变化中,可以看到长寿趋势的必然。《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8)》透露,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增至349.1万人,占北京市户籍总人口的25.4%,这意味着每4名北京市户籍人口中就有一名60岁及以上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发布的最新世界卫生统报告(World Health Statisitcs)表明(对183个主权国家的统计),中国公民人均预期寿命76.4岁,其中男性75岁,女性77.9岁,在全球排名第52位。同时,全球总体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岁,女性为74.2岁,男性为69.8岁。

  在183个国家中,有28个国家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有89个国家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位于70-80岁之间,包括美国和中国;有51个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预期在60-70岁之间;还有15个国家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足60岁。在各地区中,欧洲地区、太平洋西岸和美洲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高,总体均在76岁以上;亚洲地区达到69.5岁;非洲地区最低,仅61.2岁。

  无论是平均预期寿命最高、居中,还是最低国家人口的寿命,均超过了1960年联合国第一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统计,彼时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为52.5岁,时至今日已达72岁。近60年的时间,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近20岁,这当然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但主要应归功于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普及。

  根据全球情况来看,人们的寿命与世俱增,但长寿本身也分不一样的情况。以《自然史》一书留名后世的古罗马作家、政治家老普林尼曾说,万物朝生暮死,而上天让人长寿,并不算庇佑。有时人还活着,但知觉已经迟钝,四肢早已麻木,视线、听觉模糊,腿、牙齿、消化器官,都已经早早进入坟墓……这是一部分长寿者的状态,但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长寿者如袁隆平一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常规工作状态。要达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头脑清醒,身体机能正常。正如袁隆平坦言,“我搞研究最怕老年痴呆,脑瓜子不行就完了,幸好还没有痴呆”。

  这意味着,长寿成为一种常态,也构成了世界和人类生命的多元化状态。这是人类演化的一种积极现象,因为满足长寿者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既是社会之幸,也是市场机遇,包括长寿者的就职和工作(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需求,都是如此。

  不过,现在仍有观点认为长寿者是一种社会负担,尤其是需要对长寿者的护理,包括失能和半失能者的照护。其实,仅从经济增长来看,对长寿者的照护就是社会多元化的存在,也是对多元化需求的应答,更是庞大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解决好长寿者的生活需求,也会让人类在更清晰地认识生命现象的同时,获得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一种新的认知,从而做好应对人口年龄增长的种种准备。

  比如,医疗保健就亟待开发。近期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在以“老年心血管病诊疗困境与探索”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上,一些研究人员指出,现在的临床试验很少纳入75岁以上的长寿者,因此对他们的医疗用药存在很大盲区。如果以60岁以上计算,这个盲区涉及的人群约2.5亿人(截至2018年底统计),而且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追求的目标,到2030年“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来看,60岁以上群体的人口数量会更多,至少会达到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但是,今天专门针对这部分人口特点的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不只是不完善,有的甚至是空白。例如,北京安贞医院对74项高血压相关的临床试验统计表明,只有1项对75岁以上长寿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也意味着对高血压长寿者的用药存在着误区和盲区,很多用药都是倚重医生的用药经验,而不是依据科学研究获得的证据。不仅如此,对长寿者的其他医疗手段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补齐这种短板不只是满足长寿者的需求,也是科研和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以及GDP增长的一个要素。

  至于长寿者的其他需求,包括吃穿住行、文体活动,以及长寿者通过知识、经验等一如既往地参与工作,更是一种多元化的存在和对社会的特殊贡献,都应当有适宜的应对措施和政策,体现社会的包容,创造出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