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雨必“看海”,归根结底还是里子问题
宜宾暴雨致部分道路积水严重车辆被淹,多名群众被困车顶
光明网评论员:宜宾暴雨致部分道路积水严重车辆被淹,多名群众被困车顶;天降暴雨,成都街头市民排队“看海”;福建发布红色暴雨预警,泉州多地被淹;武汉遭暴雨袭击开启“看海”模式,中考延迟1小时开考……雨季来临,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城市看海、内涝的新闻又开始多了起来。
暴雨来袭,城市“看海”,这些年几乎成了雨季的标配新闻。此前有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而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有79座城市发生局部内涝。今年的统计结果还在持续更新中,具体数字较往年是增是减,暂未可知。但不可否认,一下暴雨城市就被淹的现象,并未在整体上得到有效改观。
对于城市“看海”现象的分析,这些年的媒体报道、专家发声、官方解释不少。主要原因无外乎,城市地下管网老化或设计标准滞后,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导致城市排水的自然生态受到破坏,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挤占了原有的排水空间等。在应对方面,早在2015年,有关部门和地方就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并且一些城市也付诸了实际行动。如饱受“看海”困扰的武汉就曾在2016年承诺,2年内将投入150亿元建设“海绵城市”。
严格说来,城市内涝的发生“原理”并不复杂。但真正要将“方法论”落到现实,还是得回到老生常谈的重面子还是重里子的终极问题。所以,诚然有专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确实能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很大作用,但它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目前的进展到底怎样,新的城市建设又是否真的“吃一堑长一智”,仍需要一本明白账。
一方面,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挥棒下,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公布了内涝治理计划,但到底取得了哪些进步,“看得见”的成绩在哪,却似乎并不明显。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是否应该阶段性给予民众一个清晰的总结和答复?这不仅是对“结果”负责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城市内涝治理投入受到必要监督,尽量避免少做“无用功”的应有之义。若一边是官方不断强调的治理投入,一边依旧是年复一年的“看海”,那么对这样的治理难免要打上一个问号。
另一方面,城市习惯性“看海”局面的出现,被指为旧有管道建设标准滞后,可近年来不少城市被淹得最厉害的反倒是新城区。那么,在推进老城区和旧的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的同时,城市新区建设中的地下管网布局,又是否真的与时俱进了?特别是新区建设对地下空间的占用率越来越高,是否建立了相适配的排水管网系统?此外,过去摊大饼式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弊端,便是导致城市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从而加剧了内涝局面。这样的城镇化推进方式,也应该及时改弦更张。这些环节要是不能未雨绸缪、悬崖勒马,就必将重蹈覆辙。
说到底,只有真正把城市的里子置于更高阶的发展序列,哪怕是将里子与面子置于同等高度,一到下雨必积水的“城市景观”才会有根本的改善。城市“看海”,是对中国城镇化方式的一种提醒,更是对城市治理和发展理念的一种警示。理念“通”了,城市的下水道才能真正“通畅”起来。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首个爽约巴菲特的孙宇晨,要讲个什么故事
voteid=